柴油機發展的三個里程碑包括?魯道夫·狄塞爾發明壓燃式柴油機?、?廢氣渦輪增壓技術的應用?以及?博世高壓噴油泵的突破?,這三項技術革新分別奠定了柴油機的基本原理、提升了動力效率并推動其走向實用化。??
?壓燃式柴油機的發明?
?狄塞爾循環的提出?:1892年,德國工程師魯道夫·狄塞爾提出定壓加熱循環原理(即狄塞爾循環),并于1897年與MAN公司合作成功制造第一臺壓燃式柴油機。這臺單缸發動機功率僅14瓦,但熱效率達26%,遠超同期蒸汽機和汽油機。??
?技術意義?:該發明解決了傳統內燃機效率低的問題,采用壓縮空氣引燃燃料的方式,為現代柴油機奠定了基礎。狄塞爾因此被稱為“柴油機之父”,柴油(Diesel)一詞也源于其姓氏。??
?廢氣渦輪增壓技術的應用?
?技術起源?:1905年,瑞士工程師艾爾弗雷德·比希獲得渦輪增壓專利,1911年首次在單缸柴油機試驗成功。1925年,MAN公司將渦輪增壓技術應用于船用柴油機,顯著提升了功率和效率。??
?技術意義?:渦輪增壓通過回收廢氣能量提高進氣壓力,解決了高海拔和負荷條件下動力不足的問題,使柴油機在船舶、航空及車輛領域得到廣泛應用。??
?
?高壓噴油泵的突破?
?博世噴油泵的誕生?:1927年,博世公司推出高壓機械噴油泵,解決了早期空氣噴射系統效率低、依賴高壓氣站的問題。其精確控制噴油量和高壓霧化能力,使柴油機體積縮小、性能提升,直接推動了車用柴油機的普及。??
?技術對比?:
早期空氣噴射:需高壓空氣壓縮,能耗高且系統復雜(消耗15%功率)。
博世機械噴射:噴油壓力可達數百bar,結構緊湊,可靠性顯著提高。??